
112-1 旅遊資訊科技與傳播
課程與教學特色
本課程培養學生具備數位科技使用(虛擬實境、環景攝影、3D實景建模與自媒體經營能力)。透過學生操作3D實景建模軟體,完成移民博物館週邊文化館舍區與楓樹坑楓茶米農村社區文物、農具上之3D模型及資料庫建置,有益導覽解說數位化及文資保存。提升學生具備數位科技運用經驗與實作能力,將有助於在地行銷推廣與社群經營。
USR實踐場域
- 實地踏查眷村故事館
- 日期:112.10.4
- 主題內容:藉由踏查眷村故事館,了解眷村館區以及文物背後故事,學生現場也針對文物進行3D文物掃描,完成文資資料庫建置。
實作規劃設計
實施方式:本課程將完成KPI 26龜山在地生活影片計畫書、KPI 27 VR360導覽解說影像資料庫規劃、KPI 28 虛擬實境建模規劃。學生將採分組方式,先在學校課堂上學習實作技術,再利用課餘時間及戶外教學前往完成相關作業,達成導覽解說數位化及文資保存之目的。
課程紀錄
最重要的亮點成果
- 學生透過實際應用3D實景建模軟體,完成眷村故事館和好楓戶農村文物、農具的3D模型及資料庫建置。對當地導覽解說數位化及文資保存具有實質貢獻。
- 利用一日龜山生活紀錄片之拍攝,讓學生親自踏查認識龜山,並且透過影片方式行銷龜山。
- 學生利用vr360環景攝影技術進行導覽解說,提供不同角度與方式進行地方行銷推廣。
- 學生透過這項課程不僅提升數位科技運用經驗和實作能力,還培養在自媒體經營方面的才華。並且結合USR理念的課程設計,將這些技能與在地行銷結合,使學生成為文化保存和地方行銷的參與者。
心得、收穫與問題觀察
- 學生必須在課堂上練習與熟悉器材使用與軟體操作,接著才深入場域實作,在有限時間下完成是一大挑戰。
- 學生透過本課程結合USR,思考如何企劃龜山在地生活影片,想要傳遞哪些龜山特色給觀眾,藉此達到行銷目的,是很有意義的。